麗水開發區邁向國際最高環保標準的產業園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4月12日下午,在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二樓的會議室里,氛圍莊嚴凝重。
 
這里,正在部署開發區合成革轉型整治提升工作,40多家被列入整治提升范圍的合成革企業的老總悉數到場,領新任務,簽軍令狀。
 
“開發區產業發展要達到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要求,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合成革產業發展的問題,根本出路只有通過推進生態化改造!”
 
“2020年年底前,開發區合成革產業清潔生產水平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要建成一批超纖和水性合成革生產示范線和示范企業!”
 
麗水生態產業集聚區(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志偉說:迅速開展合成革產業專項整治提升,全面提升合成革產業發展質量,全力打造全國一流、國際最高環保標準的合成革產業園!
 
麗水市合成革商會會長王建光介紹,麗水開發區的合成革產業,是開發區的“元老產業”,最早一批企業在2003年就入園投產。
 
麗水開發區管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3至2012年,合成革產業產值年均增長高達81.8%,迅速成為開發區的支柱產業。到目前,生態合成革產業仍然是開發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
 
如今,合成革產業仍是開發區的“功勛產業”。2018年,合成革產業實現規上產值69.8億元,占開發區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8%。繳納稅收1.55億元,占開發區全部工業稅收的17%。
 
麗水,是全省乃至全國合成革的重要產區。目前,開發區有合成革企業62家,擁有年產3-4億米合成革的生產能力,產能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國的7%。
 
“合成革產業為麗水工業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近年來所存在的DMF氣體排放,也一直被市民特別是開發區居民所詬病。”劉志偉說,在全市努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綠色發展的今天,破解合成革臭味難題,勢在必行。
 
這次會議既明確了2020年底徹底解決和消除合成革DMF排放臭味的時間表,也明確了階段性任務時間節點。提出了在今年12月底前,要完成三項任務:全面完成企業車間密封化及集氣系統改造,完成企業6S現場管理,無組織排放達到管控標準要求,車間無異味;完成涉困企業處置,削減油性合成革生產線20%及以上;區域環境空氣中DMF平均濃度達到0.2mg/m3,實現企業周邊環境無異味,居民大氣污染投訴件大幅下降。
 
向臭氣宣戰,破解除臭難題,具體怎么干?麗水開發區提出了三項大措施。
 
首先是提升工藝技術及管理水平。通過推進DMF廢水集中精餾,有效管控無組織排放,以及推進有機溶劑深化治理,提升企業現場管理等,從技術上確保DMF的回收率達到98%以上,合成革企業廢氣排放達到各項國家標準,加強在線監測,實施智慧管理,打造綠色工廠,建設清新園區。
 
其次是鼓勵企業發展高端合成革,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能結構和產品結構,控制油性合成革發展,積極鼓勵轉型發展超纖革、水性革、無溶劑革等高端生態合成革及水性樹脂等項目。開發區管委會明確表示:對于整治不能達標的企業,堅決關停!
 
最后是鼓勵產業鏈再分工。在開發區油性生產線總量控制的前提下,促進產業鏈合理分工,鼓勵龍頭企業產能集聚。同時,對于主動淘汰油性生產線,轉產后處理的企業允許按照自身污染物排放削減量的50%置換后處理加工設備。
 
“提升合成革產業,是時代的要求,是企業的責任,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浙江閩鋒化學有限公司董事長邵燁說。
 
開弓沒有回頭箭。開發區整治合成革臭氣的利劍已經揮出,一個國內外領先的環保產業和綠色清新的開發區,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