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分公司所轄的二十個場站大多地處偏遠,有的身處沙漠戈壁地帶,由于條件艱苦,遠離市區,交通不便,再加上冬運的特殊時期,員工們在站上一住就是二十天到一個月,遇上極端天氣,任憑你有天大的急事,也出不去。即便就是這樣,站上的員工依舊不分早晚、不畏嚴寒,把日常設備巡檢工作做得細致到位,本著“先生活后工業、先安全后生產、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安全平穩的完成了向轄區19個下游用戶供氣的重任。
“凍”人的故事
冬運期間,無論你是端著飯碗準備吃飯還是正在夢中肆意神游亦或是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在剛下夜班的路上,只要值班室或調度電話一來,就得立即趕往現場處理狀況。像是自家孩子的輸氣設備,只要在生產中出現問題,一線員工立刻進入搶修作業,氣流的刺耳聲,運轉機器的轟鳴聲,震耳欲聾,檢修現場即使吼著說話也聽不清,但他們卻配合默契。
一月十五日午夜,一線上游壓力逐漸升高,下游用氣量增大。凌晨1點30分,富縣壓氣站接調度通知再啟動一臺機組加壓,由于當時還有兩臺機組屬超負荷運行,但任務緊急,參與檢修的員工都顧不上洗臉,穿上工服就沖往機房。當時的機房只有零下20℃,就連寫記錄的鋼筆都凍得下不了水,擰螺絲、測電壓、活動促動器等等,兩個多小時就像過了半個多世紀一般漫長和煎熬,好在在第三次啟機后,故障機組再次運行起來。機組有時也像個淘氣的孩子,提起的心還沒完全放下,問題就又來了,加載閥死活就是不動,再加上下游用戶的催促,這可把人急壞了,已經有人開始焦躁,不經來回踱步,唉聲嘆氣。無意望向窗外,皚皚白雪把寂靜的夜晚襯得更加荒涼,腦海里不由浮現出家人的身影,五味雜陳。又是一個小時過去了,加載終于成功了,瞬間,機房里就熱鬧了起來。
一月二十三日凌晨一點三十分,安邊壓氣站機組再次出現高流量,檢測到發動機熄火并出現了停機,這一狀況對站上的新員工來說是一次考驗和挑戰。在師傅們的帶領下,大家拿上檢修工具開始了依次拆卸,由于作業空間受限,面對盲區的螺絲,他們匍匐在冰冷的操作臺上,扳手每次只能旋轉30°,卻要一遍遍的重復。此外還需抬起三四十公斤的燃調閥,從每一道螺絲到密封圈,從每一根接線到每一個密封點仔細檢查,四個多小時的檢修結束后,大家的雙手早已凍得麻木,凍僵的臉上也顯現不出任何表情,但他們的內心卻是興奮的,因為這是安邊壓氣站首次自主維修并成功更換離心式壓縮機的燃調閥。
巡線路上的紅衣人
徒步巡線是線路管理的基礎必修課,只有做好這門功課,才能掌握線路第一手資料,田間鄉野地形復雜,遇到陡峭的山坡,只得蹲著慢慢換步行走,巡線中大家多次被劃傷手部皮膚,甚至摔倒。尤其在冬季,巡線人員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餓著肚子是常事,坐在雪地里,饃就著熱水就可以頂一頓飯。
巡線路上,“紅衣人”兩兩一組,認真按照管線巡查“五清、七無”要求排查腳下正在運行的天然氣輸氣管線安全,并對線路標志樁、里程樁、轉角樁、測試樁腐蝕銹蝕異常情況一一仔細排查統計,發現異常及時記錄,并將這些情況分析匯總后上報公司相關部門,確保輸氣管線的安全。
線路管理人員也最能感受四季的變化,春秋伴著風沙,夏天頂著烈日,冬天冒著嚴寒,巡線的路上沒有便道,每一步都是腳踏實走出來的。
我們的小家屬
臨近新年的分公司基地及各場站的院子里你總會時不時聽到孩童的嬉笑聲,一猜就是孩子們放假來探親了。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們都會來,即使他們的父親或母親不能全天候的陪伴,但因為都在彼此身邊,所以這也是他們一年中最開心的一段時光。
花花和佳佳這兩小姑娘一個6歲一個10歲,幾乎每年的寒暑假都會見到她兩。這兩孩子的父母都是延安分公司的一線員工,雖然父母在成長的路上陪伴不多,但孩子們卻自立且開朗。每次見到他們總是自個兒吃飯,自個兒玩兒。記得有一天中午我問花花為啥不午休,她悄悄的說:“我睡不著,媽媽昨天上的是夜班這會兒正睡覺呢,我怕吵到她就自己出來玩會兒。”佳佳已經上小學了,但也只是個三年級的孩子。冬運時期,場站加班加點是常事,所以很少見到她的爸爸媽媽陪著一起吃飯,她自己吃飯自己洗碗,一個人回宿舍午休,帶院子里的弟弟妹妹們一起玩,在宿舍寫作業練字,懂事的讓人心疼。
分公司像她兩這樣的懂事的小家屬還有很多,雖然爸爸或媽媽不能時常陪在身邊,卻在每天下班后的視頻電話中陪伴孩子寫作業、噓寒問暖,直到孩子睡著的那一刻才安心睡下。每每談論到孩子家人的話題總有人會哽咽,對不起孩子,對不起父母,唯有對單位是有需必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我問過很多人“你后悔嗎”?遲疑片刻得到的回答都是“不后悔”,因為選擇了就得堅持,因為堅持了就得成功,我想這就是大家傳承的“為工作拼命,為事業忘我”的燃氣精神。
截止2018年3月15日供暖結束,延安分公司累計銷售氣量4.3億方,累計輸氣量27.4億方,無一例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安全平穩的完成了全年的輸氣任務。同一時間的冬運,不同版本的故事,為了記錄,也為了紀念,或許若干年后再拿出來,它便成了我們驕傲的回憶。
(延安分公司 楊麗德)